光绪十四年(1888年)隆裕太后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,次年立为皇后,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。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。
大清历史发展到隆裕太后这一局点,基本大势已去。所以清廷最终退出历史舞台,并不是隆裕太后或者说是某个人的原因造成的,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。
到了宣统时期,清廷与其作无谓的抗争,还不如和平放弃。放弃,也许是隆裕太后最好的选择,这是她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的表现,也是她顾全大体、尊重生命的具体体现。从三个角度分析。
一、隆裕太后掌廷前后
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《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期朝廷》曾有描述,隆裕太后长得一点也不好看,她面容和善,但却是一副很悲伤的样子,她有点驼背,而且瘦骨嶙峋,脸型很长,皮肤灰黄,就连牙齿也多是蛀牙。就是这样一位女人对大清未来的走势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隆裕,叶赫那拉氏,是光绪的表姐、慈禧的内侄女。翻开大清历史我们知道,光绪与隆裕的婚事是在慈禧的撮合下完成的。光绪十五年(1889年),隆裕被立为皇后,是为隆裕皇后。婚后,这位表亲夫妻之间的婚姻并不和谐、并不幸福。隆裕深知慈禧钦定这门亲事的目的,那就是让自己更好地监视光绪。但不幸的是,自己没有出众的外表和才华,所以一直也不得宠。当然,隆裕也没指望寄情于光绪,此后几年,光绪只宠爱珍妃,哪怕珍妃死后,隆裕也一直不被待见。
不得不说,这样一位性格柔弱,并无才貌的皇后,也着实让人为之怜惜。但我们知道,成就一番事业的并不靠花容月貌,而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。于隆裕太后而言,她的性格不但对自己的命运有所影响,甚至对整个清廷的走向,也有决定性的作用。
二、抉择在坚持与放手之间
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慈禧和光绪先后亡故,按照慈禧遗命,溥仪(宣统皇帝)登基。宣统帝登基时只有三岁,而在慈禧去世之前,早就选定隆裕为其接班人。所以,面对年幼的皇帝,隆裕太后不得已开始了垂帘听政,他与宣统的生父摄政王载沣,此时一起掌控大清时局。自此,隆裕太后成为继慈禧之后,第二个垂帘听政的女人。
对于岌岌可危的大清,隆裕太后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由于隆裕性格,她在朝廷没有多少心腹甚至没有自己的力量,所以别看她是首席CEO,仍然没有多少实权。一度在载沣的排挤打压下,一个女人觉得政治和官场勾心斗角,离她越来越远。由于载沣的独断专行和思想顽固,终因组建皇族内阁而激起诸多矛盾,导致各省脱离清廷,形势变得分崩离析,没有向心力。
内外交困期间,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愈发高涨。隆裕顶住压力,召集庆亲王奕劻、袁世凯等王公大臣商议国事。
隆裕太后::“顷见庆王等,他们都说没有主意,要问你们,我全交与你们办,你们办得好,我自然感激,即使办不好,我亦不怨你们。皇上现在年纪小,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,都是我的主意。”
可见隆裕太后的责任与担当。然而此时的一个决定,就直接关乎着大清的未来,隆裕此时也清醒地看到当时实际状况,事已至此,她不得不倚重这些大臣。一个女人生性柔弱,确难再扛起大清江山。1912年,《清帝逊位诏书》呼之欲出,隆裕太后终于成为终结大清历史的最高执行者。
反思隆裕太后的行为和其对大清的贡献,大清的灭亡,是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,是她一味地妥协、让步造成的呢,其实她并不是“终结者”。
三、是政治、人性、也是敬畏
逊位诏书拟定之前,作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,隆裕太后不是没有想过延续大清、拯救大清。但面对当时全国的形势,这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的幻想,根本不可能执行,是其对政治形势的错判吗,当然不是。
隆裕长期身处宫中,她对大清的一些处置手段和时局把握,她是看在眼里的。但她也许是看到大清大势已去,作毫无意义的挣扎和挽回,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,他没有处心积虑去杀害革命党人,也没有在自己太后的位子搞阴谋、耍手段,更没有去罪责自己的手下。
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,一个女人,她更多担心的却是宣统小儿的性命和大清的安委,足见隆裕太后生性善良的一面,有时候她宁愿自己流泪到天明,也不愿给天下添乱。识时务、懂大局、讲格局、知人性,为隆裕太后点赞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48469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